飲完啤酒後經常「傷風」?揭開組織胺、亞硫酸鹽與免疫抑制的真相
分類:疾病痛症

每次飲完啤酒後出現「傷風」症狀,其實多數並非真正的感冒,而是啤酒中的組織胺(histamine)、亞硫酸鹽(sulfites)或其他成分引發的偽型過敏性鼻炎與免疫抑制所致。
原因解析
組織胺過多釋放
- 啤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較高濃度的組織胺。
- 飲用後,體內組織胺增加會引起血管擴張、鼻黏膜腫脹和分泌物增多,導致流鼻水、鼻塞等「傷風」症狀。
亞硫酸鹽不耐受
- 部分啤酒品牌為了防腐或抑制菌種,在製程中添加亞硫酸鹽。
- 有些人對亞硫酸鹽不耐受,會出現呼吸道刺激、咳嗽、喉嚨癢等反應,類似感冒症狀。
酵母與麥膚蛋白過敏
- 較少見者對啤酒中的酵母或麥膚蛋白(gluten)過敏。
- 過敏反應會引起流鼻水、打噴嚏、喉嚨痛等症狀,易誤以為是「傷風」。
免疫短暫抑制
- 酒精本身具有免疫抑制效果,飲酒後短時間內白血球活性降低。
- 若於飲酒同時或之後接觸病毒,容易在身體防禦較弱時出現真正的感冒。
緩解及預防方法
選擇低組織胺/低亞硫酸鹽啤酒
- 市面上有標榜 無添加亞硫酸鹽 或 低組織胺 的精釀啤酒,可減少不適反應。
飲用前後多喝水
- 水分可幫助稀釋血液中組織胺、促進代謝,有助減輕鼻部症狀。
配合抗組織胺藥物
- 在飲酒前30分鐘服用第二代抗組織胺藥(如cetirizine),可預防或減輕流鼻水、鼻塞。
- 用藥前請先諮詢醫生或藥師。
控制飲酒量與頻率
- 避免過量飲酒,減少身體承受的免疫抑制壓力。
- 可在社交場合改飲低酒精度飲品,如淡啤酒、氣泡水等。
結論
經常在飲完啤酒後出現所謂「傷風」症狀,多屬於組織胺不耐受或亞硫酸鹽過敏等偽感冒現象,而非真正的病毒性感冒。透過選擇合適啤酒、補充水分、必要時使用抗組織胺,並適度控制飲酒習慣,即可大幅減輕或避免這類不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