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認識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
分類:疾病痛症

ADHD(專注力失調/過度活躍症)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展障礙,主要影響小童、青少年甚至成人的專注力、活躍程度及衝動控制能力。患者常有難以集中、過度活躍及行為衝動等表現,並可能影響學業、人際及生活適應。
什麼是ADHD?
ADHD即“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”,屬於腦部神經系統發展障礙,患者因腦部運作異常,導致自控力及專注力明顯低於一般人。典型症狀分三類:
- 專注力失調型:主要表現為難以維持專注,容易分心
- 過度活躍及衝動型:活動量大,行動魯莽,容易衝動
- 混合型:兩類症狀並存,較明顯
ADHD的原因
至今未有明確病因,但研究指患者腦部某些區域(如前額葉及顳葉)體積較小,腦內神經傳導物質(如多巴胺)出現異常,並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——有家族病史者風險較高。
常見特徵
- 難以持續集中於一件事
- 經常活動過多、坐不定
- 易衝動行事,未經深思熟慮
- 在學業、社交或日常生活有困難
- 患者自我形象或情緒管理亦易受影響
好發族群及比率
香港及國際研究顯示,約有5%至9%學童患有ADHD,患病者男性比例明顯較高。女童症狀通常較輕微,診斷時較難察覺。
ADHD常見FAQ
1️⃣ ADHD一定要用藥治療嗎?
部分患者需要用藥,但很多情況可搭配行為治療與家庭支持,視乎嚴重程度。
2️⃣ ADHD會隨年齡消失嗎?
部分兒童長大後症狀減輕,但有些人會持續至成人階段,只是表現形式轉變,如成為內心煩躁不安、多心、難以有耐性。
3️⃣ 女童也會有ADHD嗎?
會,但女童徵狀一般較輕,容易被忽略,因此確診率較低。
4️⃣ 家長怎樣分辨小孩是否ADHD?
可參考行為表現如:經常粗心犯錯、難以完成任務、無法安靜、過度活躍等。若有一半以上行為屬「經常」或「間中」,宜向專業評估。
5️⃣ ADHD與基因有關嗎?
是,家族有ADHD病史者,子女患病機會比一般人高數倍。